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134167
足月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凝血功能状态变化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5日 李庆富 张丽范
第1页

    参见附件(2124KB,2页)。

     Fg(g/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0334±51a321±50a16.8±3.3a16.1±3.5a11.2±3.1a10.5±1.5a30.5±3.8a31.7±3.3a4.1±0.1a4.3±0.09a

    轻度窒息组32254±49b308±38a*19.1±5.4b17.0±4.2a*16.9±3.5b12.7±2.2a*38.7±4.4b30.4±2.8a*2.8±0.1b4.0±0.08a*

    重度窒息组20117±23c311±42a*22.4±5.7c17.3±3.9a*19.8±3.4c13.0±2.2a*42.4±5.1c30.9±2.5a*1.1±0.05c4.5±0.1a*

    注:a,b,c:各指标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字母相同者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字母不同者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能引起低氧血症、酸中毒,可致多脏器损害,其中DIC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为缺氧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同时严重的缺氧及酸中毒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及组织损伤,使组织因子释放增多,导致机体的内外凝血系统被激活而致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可导致DIC4]。本组窒息新生儿,特别是重度新生儿PLT、TT、PT、APTT以及Fg等均有明显改变,并且病情缓解后上述指标即明显恢复正常,进一步证实新生儿窒息存在明显凝血功能改变,并且改变程度与病情具有明显相关性。

    与国内外相关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57],我们的数据同样显示窒息患儿末梢血PLT水平出现明显下降,并且窒息程度越重,PLT下降则越明显。窒息患儿PLT下降的原因可能与缺氧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血小板迅速在暴露出的胶原纤维与肌纤维黏附、聚集、活化及消耗,使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减少有关。但是同时也有研究报道窒息患儿PLT水平并不会出现上述明显变化,一方面可能与疾病程度有关外,可能还与窒息过程中血小板激活因子释放增加刺激骨髓释放血小板有一定的关系。

    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明显出血表现。这些患儿尽管有DIC病因存在,同时有凝血、纤溶异常,但尚未达到DIC诊断标准,提示本研究中的窒息儿大多仅为前DIC或DIC早期,同时也进一步表明TT、PT、APTT、Fg和PLT对于DIC前期诊断作用的局限性。DIC前期表现隐匿,临床医生发现患儿有出血征象时,已为DIC的中晚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常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而早期的高凝状态是多器官缺血性损害的病理基础,故早期诊断、预防十分重要。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DIC专业委员会根据体内稳定调节功能紊乱情况,将DIC分为两类8]:非显性DIC:凝血机制处于代偿状态的DIC,即PredDIC;显性DIC:凝血机制处于失代偿状态的DIC,即临床典型DIC。DIC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本研究中的窒息新生儿、尤其是重度窒息新生儿主要表现为PredDIC,并且该异常状态是以高凝状态为主的PredDIC。

    总之,窒息新生儿存在以高凝状态为主的前DIC或DIC早期;重度窒息儿更易发生DIC,且有向低凝期发展的趋势。DIC是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许多经典指标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早期DIC。使用敏感率、特异性高的分子标志物,及早诊断前DIC或DIC早期,并对其存在的止血异常进行早期干预有望改善预后,减轻器官损伤。

    参 考 文 献

    [1] 周伟,黄龙光.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进展.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0,13(5):425428.

    [2] 乔凤伶 and 冷平,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研究进展.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0,5(4):342346.

    [3] 陈自励. 新生儿窒息诊断研究进展和新诊断标准的建议.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8,15(1):14.

    [4] 赵绍琴,胡小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4KB,2页)